七月的怀宁县三桥镇,暑气渐浓却挡不住乡村的生机盎然。走进中联村同心组,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在整洁的水泥路旁依次排开,村民活动中心里几位老人摇着蒲扇拉家常,外墙立面上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” 的彩绘与周边的草坪绿树相映成趣。“以前路边全是垃圾堆配资吧,现在走哪儿都亮堂!” 村民程一飞望着眼前的变化,眼角的笑意藏不住。
近年来,三桥镇以 “党建红” 引领 “生态绿”,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 “先手棋”,通过全民动员、典型引路、精准整治、长效管护,让一个个村庄实现 “颜值”“气质” 双提升,用实实在在的变化托举起群众的幸福感。
党建领航聚合力,全民参与掀热潮
“环境好了,咱住着才舒心!” 在龙门村的 “板凳会” 上,老党员王孝春的话引发一片赞同。三桥镇以 “五星支部” 创建为抓手配资吧,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党组织重点任务清单,党员带头签订“环境整治承诺书”,带着铁锹、扫帚走进田间地头。
村级大喇叭每天播报《致村民的一封信》,微信群里实时晒出整治前后的对比图,“乡村夜话”上干部群众共商整治妙招…… 多样化的宣传让 “自家环境自家管” 的理念深入人心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开展党员志愿服务32 次,发放倡议书 5000 余份,形成 “干部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” 的生动局面。
典型示范树标杆,点上出彩带全局
“你看人家社塘岭村,荒废的边角地变成小花园,荒坡变广场,咱也得加油干!”在全镇人居环境推进会上,各村党支部书记实地观摩后干劲十足。三桥镇推行 “支部建在网格上、党员包在片区里” 模式,党员带头拆违建、清杂物,率先落实门前 “四净两规范”。
中联村同心组依托老堂荫打造村民活动中心,社塘岭村高咀组利用废弃瓦片砌成景观墙配资吧,这些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创意做法,通过现场会、短视频等方式在全镇推广。如今,9个村(社区)已培育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24 个,真正实现 “一个典型带活一村,一片示范点亮全镇”。
靶向整治补短板,村容村貌焕新颜
“机械清淤效率高,咱人工清理边角料,搭配着来!” 在双河村的沟渠旁,村干部正指挥着钩机作业。三桥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 “脏乱差” 问题,分批次对房前屋后杂物、沟渠淤泥、残垣断壁展开 “清零行动”。
截至目前,全镇共拆除无功能建筑89处,清理垃圾死角137个,硬化村组道路3.2公里,新增绿化面积 1.8万平方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。双塘村的 “口袋公园”、龙门村的生态长廊、社塘岭村的花卉苗木园,一个个微改造让乡村步步皆景。
长效管护固成果,制度护航不停步
“张婶,您家门口的柴火该归置了,我帮您搭个棚子?” 网格员李娟拿着记录本开展日常巡查。三桥镇将全镇划分为43个网格,每格配备 1 名党员网格员,实行 “周巡查、月通报、季评比” 制度。
每个季度的互看互比中,各村互评互比找差距;“最美庭院” 评选,激发群众管护热情。“以前是‘一阵风’,现在靠制度管长远。” 副镇长陈实说,这套 “建管并重” 的机制,让整治成果能 “保鲜”、可持续。
从 “一时清” 到 “时时净”,从 “要我整治” 到 “我要整治”,三桥镇正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支点,撬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。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深挖农耕文化、民俗风情,让每个村庄既有 “干净整洁” 的面子,更有 “乡愁浓郁” 的里子,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三桥大地上徐徐铺展。
(汪和亮)配资吧
宏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